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 >> 标准动态

关于申报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第一批)的通知

时间:2024/03/06

字体:[ ]

访问量:

各有关单位:

发展团体标准是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及《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的精神,结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及《中国公路学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我会决定开展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第批)的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中国公路学会标准为团体标准,由中国公路学会发布,并供社会自愿采用。符合法律法规,属于公路交通领域的工程建设、产品、服务及管理类标准均可申报。

实施应用效果良好,需要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应用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可申请转化为学会标准。需要修订的中国公路学会标准可申报修订项目。

二、申报原则

(一)需求导向,协同发展。

贯彻国家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的要求,申报项目应为满足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建设需求的急需项目,注重标准的实用性,明确特色定位,并与国家、行业标准及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相协调。

(二)创新驱动,加强引领。

密切关注国内外公路交通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服务关键创新型技术的推广转化,申报项目的技术指标总体应高于(优于)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以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开放兼容,国际视野。

标准制定应广泛吸纳利益相关方、产业链上下游、不同地域和性质的单位参与。对标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注重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一致性,鼓励具有国际背景的单位和人员参与标准研制。

三、重点领域

支持公路交通安全耐久高质量发展。

以高标准安全耐久工程为目标,加大高性能材料、现代化装备和先进工程技术的标准转化。以标准化手段促进现代工程管理理念和要求的落实,提升工程制造建造质量安全耐久性能。

)支持公路交通绿色低碳交能融合发展。

以做好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交通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绿色环保等新型材料应用节能低碳装备设施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出行等方面研制一批原创性、高质量的公路交通双碳标准。

)支持公路交通数字化发展。

以先进信息技术赋能公路交通发展,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字转型、运输服务智能升级、智慧物流建设等方面加强学会标准补给,推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并鼓励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数字底座等方向开展前瞻探索及标准预研工作。

)支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BIM应用技术项目。

参照中国公路学会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标准体系框架、BIM标准体系框架,围绕行业急需的缺项标准,提出立项申请,不断丰富和完善标准体系。

)服务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标准转化。

充分发挥学会标准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具备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学会标准。以学会标准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注重将先进适用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学会标准,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

)服务交通运输重大工程技术标准转化。

充分利用学会开展“港珠澳大桥系列标准”“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系列技术标准”研制的丰富经验,不断发挥既有优势,为重大工程先进成果的标准转化做好技术服务,形成系列技术标准,促进重大工程先进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

四、申报条件

1.标准申报(主编)单位应为中国公路学会单位会员,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科研诚信未出现不良情况。在申报领域具有技术优势,标准编写经验丰富,能够为标准编制提供人员、技术和经费支持。

2.除申报(主编)单位外,参与标准编制的单位不得少于2家,参编单位也应为独立法人单位,科研诚信未出现不良情况,且具备与标准内容相关的业务能力和经验,为标准的编写作出实质性贡献。

3.标准主编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及丰富的标准编写经验,熟悉标准编写规则,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解决标准编制过程中技术问题的专业能力。

4.申报项目应注重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调,同时不得与已立项公路学会标准重复。中国公路学会标准清单可通过“中国公路学会标准”微信公众号查阅。

五、材料要求

1.纸质版:请按照格式要求填写立项申请书附件1,并将签字盖章后的立项申请书(一份)邮寄至联系人,纸质申报材料不予退还。鼓励同步提交标准草案。

2.电子版:立项申请书(Word格式)及标准基本信息表(附件2,Excel格式)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命名方式:“立项申请书+标准名称+申报单位名称”。

3.来源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或专业上属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BIM专项的项目,请在申报书对应栏目进行勾选备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标准体系框架、BIM标准体系框架见附件3。

六、时间要求

申报日期截至2024430日(以邮寄日期为准)。

七、联系方式及入会方式

标准申报

联系人:陈   010-64288717

石小培 010-64288725

负责人:李   010-64288712

 箱:chts-s@qq.com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路17号院1号楼313室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评价中心

成为会员

会员部: 010-64288786

入会方式:通过网址登录或扫描二维码登录申请

网址:https://gonglu.kechuangfu.com

单位会员查询及入会申请二维码

 

 

附件1: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立项申请书.docx

附件2:标准基本信息表.xlsx

附件3: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标准及BIM标准体系框架.docx

关于申报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第一批)的通知.pdf

 

 

中国公路学会

202436


上一篇: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