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的通知

时间:2024/01/02

字体:[ ]

访问量:

各有关单位:

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举办以来,对推动公路品质工程建设和创新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了公路系统广大会员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

为加快实施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公路交通行业的应用,倡导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中国公路学会决定举办“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以表彰在微创新方面成效突出的项目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公路学会

协办单位: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学术与科普中心

二、项目类别

参赛项目分为四个:路基路面工程结构工程(含桥涵、隧道及地下空间设施、交通枢纽等),交通工程及信息化,附属工程及其他(含房建、绿化景观、沿线设施等)。

三、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在建及交工验收两年内的公路项目微创新的完成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单位均可单独参赛或联合参赛。单个微创新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不超过3个,主要完成人不超过9人,且主要完成单位均须为中国公路学会单位会员,主要完成人均须为中国公路学会个人会员。非会员申报资料不予受理。

  

会员查询及入会申请二维码

四、评审与奖励

大赛设金、银、铜奖3个等级。由中国公路学会组织行业知名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根据申报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等原则,对参赛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并在2024年召开的第七届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交流会期间,对获奖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五、提交材料内容及要求

(一)大赛只收电子版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务必按下列分类单独建立文件夹存放,并统一形成压缩包后发送至gonglukepu@163.com(邮件标题为“项目名称+项目分类+联系人+手机号”),具体要求如下:

1.根目录文件夹命名要求(同压缩文件名称)

项目名称+项目分类+联系人+手机号。

2.二级目录文件夹命名及内容要求

1)文件夹一名称:申报书

包括附件1“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报名表”excel版;附件2“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申报项目介绍”word版和加盖公章的电子扫描件。

2)文件夹二名称:微创新视频

包括视频演示文件,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

3)文件夹三名称:微创新图片

包括微创新项目应用现场照片或效果图5-10张,JPG格式,单张图片3MB以上且加图片说明。

4)文件夹四名称:关键技术原理图或工艺流程图

JPG格式,单张图片3MB以上且加图片说明。

5)文件夹五名称: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的中国公路学会单位会员证、个人会员证电子版。

未按上述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的申报项目将不予通过形式审查。

(二)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微创新参赛项目,由第一申报单位加盖公章即可。

(三)每个参赛单位申报的微创新项目数量不限,每个项目须单独填写附件1和附件2。

(四)往届微创新大赛获奖项目不可重复申报。

(五)严禁抄袭既有微创新技术成果,发现技术方案雷同、抄袭和知识产权纠纷等,均由申报单位自行负责。

(六)主办方拥有参赛资料的无偿使用权,包括出版画册、视频、技术推广等。

(七)大赛评选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材料一经提交不予返还。

(八)材料申报时间截止2024年3月15日。

(九)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属中国公路学会。

六、特别说明

微创新的首要条件是“微”,应从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系统成本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出发,围绕设备工具、工艺工法、工程材料、管理手段等生产要素,通过研发、改造(改进、改良)、提升和应用,总结提炼形成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等创新成果。凡是系统研究的科技创新,或多项技术集成的较复杂成果,均不属于申报范围。

七、联系方式

中国公路学会学术与科普中心

联系人:李    010-64288678

汪伟刚  010-64288670

   010-64288790

会员入会事宜,请咨询中国公路学会会员服务部,联系人:秦爱梅,010-64288786

大赛QQ交流群:180874621,用于下载大赛通知及附件、公布评审结果、解答疑难咨询,敬请加入。


附件1-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报名表.xlsx
附件2-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申报项目介绍.docx
附件3-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管理办法.docx
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的通知.pdf

 

 

中国公路学会

2024年1月2日


上一篇: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