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谭鸿,带领常务委员、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王莉,常务委员、《中国交通文化研究》总编辑赵光辉专程奔赴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的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聚落考察,并拜访樊建川先生。
谭鸿一行重点调研了全民族抗战系列中的正面战场馆、川军抗战馆,查找了与交通抗战相关联的文物(真品)与文献资料(原件)。随后,谭鸿一行与樊建川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樊建川先生重点介绍了其收集到的涉及交通运输的抗战遗物、档案,特别向谭鸿一行独家介绍了他数次自费冒险赴西藏深入冰川、原始森林秘境查找当年为支援中国抗战而坠毁在驼峰航线沿线的盟军飞机残骸、反法西斯军人遗骸遗物的探险壮举。他期待与中国公路学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与各地各交通单位交通文博场馆加强馆际交流,为建川博物馆提供交通专题文物。王莉介绍了藏区高速公司利用建川博物馆开展交通文化研究、教育员工践行先进交通精神的主要做法;赵光辉博士与樊建川先生交流了工作委员会开展国家道路交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最新动态,并介绍了其带领的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全面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后方枢纽的交通发展实践》的主要内容。谭鸿代表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文化工作委员会正式邀请建川博物馆参加正在筹建的全国交通文博场馆联盟,并请樊建川先生指导《交通文博场馆建设运营指南》的编写。双方一致同意在建川博物馆聚落举办一次以国家交通道路遗产保护利用为主题的交通文化论坛,樊建川先生已确认将发表主题演讲。
蜀道城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何畏,蜀道城乡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杨光辉,四川省交通宣传中心工会主席谭小权,建川博物馆执行馆长何菊一同参加考察交流。
贵州省黔西南州睛隆县的“二十四道拐”,是抗战时期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重要标识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