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机构

绿色引擎驱动未来,数智融合点亮新程——第三届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学术年会暨技术装备成果展在济南胜利召开

时间:2025/08/20

字体:[ ]

访问量:

图片

2025717日,泉城济南荷风送香,热情似火。由中国公路学会山东高速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联合主办,交能融合工作委员会、齐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的 “第三届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学术年会暨交通融合技术装备成果展” 隆重开幕。本届年会以 “绿色引擎 数智驱动” 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交通与能源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企业代表及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共同擘画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蓝图,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能源强国注入澎湃动能。

图片

会议全方位展现了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工程示范、标准认证、学科建设的丰硕成果,彰显了行业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


盛会启幕:大咖云集,共绘融合新图景

图片

山东高速集团副总经理谭现锋首先致欢迎辞。他重点分享了集团在交能融合领域的实践:率先发布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地方标准,建成济潍、济菏等零碳高速示范项目,路域光伏装机超70.7万千瓦,覆盖服务区、边坡、隧道等全场景,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他强调,面对消纳并网、规划协同、商业模式等挑战,亟需加强顶层设计,破解体制机制制约,并对山东省和国家层面近期出台的专项规划与指导意见表示高度期待。

图片

中国能建集团总经济师周小能在致辞中阐述了交通与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的重要地位。他介绍了中国能建在公路电动化、内河航运电动化、远洋航运和航空可持续燃料等领域的系列突破性示范项目。针对发展瓶颈,他提出三点建议:强化政策引领营造新生态,强化模式创新破解交能融合瓶颈问题强化数字驱动建立统一大数据平台提升智慧水平。

图片

中国公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劲泉在讲话中深刻剖析了交能融合的战略意义。他指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交能融合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其核心价值在于交通与能源的“双向互联、双向赋能”。他欣喜地回顾了我国交能融合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的丰硕成果:近零碳服务区、光储充放一体站、智慧高速能源系统、氢能重卡干线运输等示范项目蓬勃兴起,大功率快充、车网互动(V2G)等技术不断突破。同时,他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跨行业协同机制不健全、关键技术(如绿氢制储运加)需攻关、商业模式与投资回报机制待完善、跨行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他寄语交能融合工作委员会持续发挥平台作用,做好交能融合思想绘制者、科技创新推动者、标准规则倡导者、合作共赢凝聚者。

图片

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王大鹏主持开幕式。


重磅成果:创新荟萃,引领行业风向标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成果发布环节该环节集中展示了我国交能融合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实践标杆与权威洞见。

1.经过严格征集与专家评审,64项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入选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集”这些案例凝聚行业智慧,为交能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示范样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劲泉、谭现锋、周小能、舒平分批为入选单位代表颁发证书。


2.《中国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2024》发布

图片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舒平代表报告编写单位进行权威发布。该报告由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公路学会主编,由齐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系统梳理了交能融合的发展特点: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基础设施一体化开发提速新能源运输装备加快推广能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技术创新应用加快试点示范效应凸显。

报告深入解读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核心政策,并收录了济菏高速、长沙机场、湖北汉渝高速、山东超充货运走廊等19个典型案例。报告最后提出提升统筹协调、协同管理、供应保障、产业培育、政策支撑“五维能力”构建融合生态的专家共识。


3.2024年交通与能源融合学科发展报告》发布

图片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斌介绍了在中国科协指导下中国公路学会凝聚行业顶尖专家智慧编制的学科报告。报告首次系统阐释了交能融合学科的定义与内涵:探究交通与能源系统互动机制,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实现近零碳乃至无碳化、能源高度自洽的先进交通能源系统。学科研究聚焦四大核心领域:交通基础设施能源自洽、新能源装备补给网络、运输系统能效优化与碳控、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报告展望学科发展四大趋势:系统融合、智能网联、多元协同、互动赋能。最后提出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健全标准体系等政策建议。


4.《中国公路沿线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设施发展报告》发布

图片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虞明远介绍了报告情况。报告以充电为主,兼顾换电、加氢;以高速公路为主,兼顾国省干线;包含总括篇、综合篇(发展基础与政策)、行业篇(充/换电设施规模布局与使用)、专题篇(节假日保障、重卡补能)四大篇章。报告指出公路运输能耗占交通行业78%,高速公路用能中车辆用能占90%,服务区用能占设施用能的84%,凸显了公路补能设施在交能融合中的关键地位。


5.企业创新实践:“智杆筑基交能焕新”智慧高速创新解决方案

图片

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姚磊发布了该方案的内容该方案核心亮点是全球首款集成小型风光储、实现能源自洽的多功能智慧路杆,可集监控、雷达、信息发布、应急充电于一体,无需大电网接入,成本可控,并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该方案已在枣菏高速成功应用。


6.高速公路基础设施零碳评价认证发布

图片

中公通达(北京)认证总经理冯国栋介绍了高速公路基础设施零碳评价认证体系,涵盖服务区、收费站、隧道、物流园区、建设全生命周期(设计/建造/运营)、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等多场景。现场首批获证项目颁发证书,树立行业零碳标杆。


主旨报告:洞见未来,把脉发展新趋势

图片

该环节中国能建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交能融合委员会秘书长马栋栋主持。

图片

长安大学刘状壮教授提出将“交通能源融合工程”确立为与路基、路面等并列的学科方向。他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在技术架构、自洽系统、微网装备、运行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十四五”在交通自洽能源系统规划设计软件工具上的突破。他展望了“五横三纵”发展计划,强调需突破弹性供给、多能高效转换、全链条新能源驱动等关键问题,并呼吁加强关键装备试点示范。 

图片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陈俊杰处长解读了深刻影响交能融合的三大新政:《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强调就地消纳,收紧全额上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差价结算机制,新增项目电价通过竞争确定,投资需关注电价波动风险。《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联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不直接接入公网的项目,以荷定源,自发自用为主,豁免电力业务许可,但需关注地方细则与费用缴纳规则。他建议交能融合项目加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协同规划重点发展高比例绿色自洽模式提升资源获取与市场运营能力。

图片

谭现锋分享了山东高速集团依托路域土地资源的领先实践路域风光开发方面, 建成国内首个规模化边坡光伏,发布边坡光伏地方标准,建成隧道光伏12兆瓦,路域光伏总装机707兆瓦占全国70%零碳高速方面, 建成162公里全场景清洁能源利用的济潍零碳智慧高速,打造智慧能源管控、建筑节能等系统在济菏高速试点地源热泵路面除冰。零碳节点打造方面, 济南东服务区实现100%绿电直供,76对服务区具备近零碳运营能力。并提出目标,到2027年路域光伏超1GW、风电超0.9GW

图片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调研员谢志儒系统梳理了公路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政策与成效相关政策明确提出,到2027交通领域电能占比10%、交通沿线非化石能源装机大于500万千瓦等目标。她指出, 充电设施方面目前高速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98.4%,车位占比达10%绿色低碳改造方面, 鼓励推进服务区光伏、光储充一体化、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项目,开展零碳服务区试点。截至2024年底全国交通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3326个、装机2241兆瓦同比增5.4其中公路项目占94%(数量)和76%(装机),主要分布在东部


分论坛直击:技术破壁、产业跃迁,交能融合的产业实践

717日下午,第三届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学术年会四大专题论坛同步开启。从高速公路智慧能源调度到港口船舶多能融合,从干线补能革命到光伏技术迭代,与会者共探交能融合的破局路径与未来图景。

1.关键技术与模式创新论坛由虞明远主持。

图片

苏交科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勤提出通过“光伏+储能+柔性负荷”三级协同,实现服务区“智慧增容”方案。中交集团绿色低碳研究中心主任衷平分享了中交集团的企业实践。北京紫电捷控电气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市场经理刘梦颖分享了交直流微电网破局痛点。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部长商淑杰揭秘济潍高速零碳密码。武汉理工大学童亮分享了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

2.干线公路补能论坛由四川蜀道装备科技公司党委副书记、交能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毅主持。

图片

该论坛上,大功率超充、移动补能舱、氢能干线成为高频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绿色交通政策研究团队负责人高艺分享了公路沿线新能源汽车供给设施发展的报告。山东积成智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先分享了高速公路充电实践与应用探索。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高级专员张淦星分享了山西在交能融合领域的破局实践。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科技创新部部长马亚提出了零碳服务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徐林提出了氢能重卡商业化提速的路径。

3.光伏发展论坛由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主办,聚焦分布式光伏的先进技术。论坛由冯国栋主持。

图片

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小勇分享了多交通场景下光伏电站投建运营的中交实践。华为数字能源大企业拓展部解决方案总经理童永智分享了企业在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实践,助力交通企业交能融合发展。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光伏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贺王斌分享了公司在交通分布式光伏开发上的技术优势。固德威智慧能源副总经理、研发团队负责人戴晨松分享“源网荷储智”助力交能融合发展。 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程东生分享了智能清扫机器人这一产品在助力光伏高效发电上的实践。

4.产业发展创新论坛聚焦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江苏交控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交能融合委员会副秘书长许克强主持。

图片

交通部规划院环境所总工毛宁分析了当前交能融合政策,提出了交通运输部接下来的工作部署。山东高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丰凯聚焦高速公路“光储直柔”技术落地,给大家分享了山高能源的实践。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孙周聚焦交能融合技术跃迁、系统重构与中国特色路径机遇,从宏观上为大家做了分享解读。山东正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孙岳分享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实践。中国能建葛洲坝交通投资集团田孝武深入讲解了多功能智慧杆重塑路网的实践经验。


零碳高速考察:绿色引擎轰鸣,数智驱动未来

718日上午,参会者踏上济青中线济潍段济菏高速考察之旅,高速公路上的光纤传感器与边坡光伏阵列正构成一张零碳智慧之网——交通与能源两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国家基础设施的基因。

图片
图片

展望未来,破解跨行业协同、关键技术、商业模式、标准体系等挑战仍需各方合力攻坚。本次年会搭建的高端平台,汇聚的智慧火花,发布的重磅成果,必将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加速推动每一条公路成为零碳智慧的新廊道


上一篇: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