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地方学会资讯

桥见希望 科普同行——福建省公路学会开展桥梁知识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时间:2024/10/24

字体:[ ]

访问量:

在历史长河中,桥梁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艺术的瑰宝,讲述着过往与辉煌。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世界闻名,多座桥梁已成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其中霞浦古桥体现了许多美学原理,不仅造型多样,仪态万千,而且独具特色,把闽东文化独特的地域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婉约清脆,浅吟低唱绵延不绝,处处流露文化的积厚,凝聚着古代人民伟大的智慧。

2024年10月17日,福建省公路学会携手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共青团霞浦县委员会、霞浦县第七小学举行了一场以“桥见希望 科普同行”为主题的桥梁知识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旨在为乡村古桥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可持续的乡村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福建省公路学会理事长陈培健、副理事长梁宗元,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指挥部指挥长丁耀国,中核恒通副总经理肖东海,共青团霞浦县委员会书记谢良焰,霞浦县第七小学校长吴忠棋,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康明教授、王渠副教授和杨益伦副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活动、“桥见希望 科普同行”志愿服务团成员和霞浦县第七小学的师生等近200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主持人宣布了“桥见希望 科普同行”桥梁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开始后,福建省公路学会理事长陈培健致辞,强调了同学们应珍视乡村古桥的历史价值,鼓励同学们探索古桥文化,积极参与乡村古桥的保护活动。霞浦县第七小学校长吴忠棋代表学校感谢主办方为七小的学生提供了参与科技制作的实践机会,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敢于实践,勇于探索。

 

随后,杨益伦老师带来了《千姿百态的桥》科普讲座,生动地介绍了土木工程的分类,桥梁的起源和分类、构造原理、保护意义等,小朋友们听得格外认真。

 

 

 

科普宣讲结束后,杨老师现场开展互动环节,随机邀请在场的同学们上台参与桥梁模型制作。小朋友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参与。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成功制作出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等多种桥梁模型。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对桥梁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和参与乡村桥梁的保护工作,为可持续的乡村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本次活动的实践队指导老师、实践队员和霞浦县第七小学的学生进行合影留念,结束了当天的行程。此次活动成功实现科普目标,实践队深刻体验了闽东木拱廊桥的魅力,并汲取了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策略。我们坚信,乡村古桥保护将获得更多关注,同时培养出更多热爱乡村文化、致力于古桥保护的守护者,共同守护这份宝贵遗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乡村古桥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福建省公路学会)

上一篇: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