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6日,第42届国际桥梁大会International Bridge Conference(IB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隆重召开。重庆高速集团牵头建设的双堡特大桥问鼎被誉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这是重庆市桥梁工程首次获此国际桥梁大奖,标志着中国山区桥梁建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重庆市公路学会道桥专委会主任敬世红参加了大会,作为重庆高速集团和项目建设团队代表登台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在颁奖大会上,大会奖项主席Patrick Kane帕特里克·凯恩指出:“双堡特大桥不仅在结构上卓越不凡,而且在美学和环境方面同样是令人愉悦的杰出建筑”。帕特里克·凯恩主席亲自为双堡特大桥颁发了奖牌,敬世红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双堡特大桥的建设是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项目团队通过126项技术创新,破解了超大跨径连续拱桥高精度合龙、峡谷生态保护等世界性难题,其技术成果已形成6项行业标准、28项专利。
作为世界第一跨度连续拱桥,双堡特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与“国内首创”:
①采用2×405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体系,跨越300米深沟峡谷,比原设计方案节约造价1.5亿元;
②创新研发“浅挖拱座+桩基础”复合式中央拱座基础,攻克岩溶地质施工难题;
③应用北斗卫星定位智能调载系统实现连跨拱桥平衡施工自动控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数字预拼技术将拱圈安装精度提升至毫米级;
④在生态保护方面,项目创造性采用生态索道桥替代盘山施工便道,减少植被破坏15.46亩,保护树木2800余棵,减少废气排放22900立方米,实现了“工程与自然共生”的建设理念。
双堡特大桥以其“云端双虹”的造型与武陵山区“W”形峡谷地貌浑然一体,成为展现中国桥梁美学的新地标。该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1118”规划第7纵包茂高速G65扩能项目重点控制工程,由重庆高速集团、渝湘复线公司、中交二公局、中交二公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规技中心等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复杂艰险山区大峡谷地形“峡谷大跨径上承式双联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项目于2025年1月建成通车。该项目的建成对促进渝东南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获奖是重庆桥梁工程继港珠澳大桥、苏通长江大桥之后,中国桥梁界斩获的又一项国际桥梁大奖,充分彰显了中国桥梁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发展。敬世红还向国际桥梁大会介绍了重庆是一座山城,江河纵横、崇山峻岭,有23600余座桥梁,以“桥都”著称,长江上就有60余座桥梁,因为重庆位于长江上游,跨江建桥比长江下游城市容易一些,但是跨越陡峭的峡谷建桥给工程师带来更多的挑战,重庆高速集团愿意与国际同行建立可持续的技术交流,进一步深化山区桥梁建造技术创新,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重庆桥梁方案”。
International Bridge Conference(IBC)国际桥梁大会作为全球桥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其设立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每年全球仅授予一座桥梁,评选标准涵盖技术创新、材料突破、美学价值、环境友好性及社会效益五大维度。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英国、德国、印度等各国的千余名桥梁专家参会。重庆双堡特大桥的获奖,代表着国际业界对中国桥梁建造技术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重庆在复杂地形桥梁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
(重庆市公路学会道桥专业委员会)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