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公路交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降碳、减排、扩绿与可持续发展,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促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会决定召开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大会暨第二届亚洲交通生态学会议,开展公路绿色低碳发展交流,分享交通生态保护经验。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生态 低碳 融合 共享
二、时间和地点
(一)会议时间:2023年10月25-27日(25日报到);
(二)会议地点:徽风皖韵酒店(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西藏路1588号)。
三、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公路学会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
支持单位: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安徽省公路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
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低碳化工作委员会
安徽省交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安徽省岳黄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交控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驿达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经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交建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四、会议内容
——10月25日
(一)全天报到。
(二)15:00-16:00,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低碳化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仅邀请委员出席)
(三)16:30-17:30,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仅邀请理事出席)
——10月26日上午
(一)开幕式。
(二)主旨报告
1.材料革命到工程革命
报告人:何满潮 中国科学院院士、阿根廷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矿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2.双碳行动与美丽中国建设
报告人: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3.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思考
报告人:严 刚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4.生态敏感区公路低影响建设路径与实践
报告人:陈济丁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5.双碳目标下安徽省高速公路的低碳化路径与挑战
报告人:王宏祥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0月26日下午
分论坛一:绿色低碳
1.浙江交通碳达峰的研究与实践
报告人:任 忠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原一级巡视员、浙江省政府参事(特约研究员)
2.无岳高速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创新实践
报告人:黄学文 安徽省交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3.优森——县域交通碳达峰解决方案
报告人:陈水明 浙江优森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4.公路碳测算、核算视角的减碳控碳策略
报告人:王元庆 长安大学道路减碳研究院院长
5.高速公路光伏建筑氢能制储一体化发电技术研究
报告人:李正章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6.“双碳”背景下绿色服务区建设思考
报告人:简 丽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环境中心总工程师
7.公路长大隧道低碳无电智能通风技术与工程实践
报告人:何吉成 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环保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
分论坛二:绿色工业化建造
1.安徽省桥涵工业化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
报告人:吴志刚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2.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桁梁桥建造技术
报告人:牟廷敏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3.智能建造铸就百年品质工程
报告人:武可爽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4.城市群地区桥梁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
报告人:曾 磊 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中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处总经理
5.基于数字孪生的节段梁数字建造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赵 璐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6.面向工业化的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报告人:朱 玉 安徽交控集团亳淮项目办副主任
国际交流: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上半场)
1.公路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实践
报告人:陶双成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环境中心副主任
2.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首个生态连通性保护手册简介
报告人:Robert Ament 美国,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交通生态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席
3.中亚五国绿色交通建设生态保护经验
报告人:Polina Orlinskiy 德国,《保护迁徙物种国际公约》(CMS)秘书处
4.首个亚洲绿色交通建设指南简介
报告人:Norris Dodd & KarmaYangzom 美国&布丹,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环境专家
5.将生物多样性融合交通建设全过程的政策建议
报告人:Lazaros Georgiadis 希腊,欧洲基础设施生态网络组织-管理委员会/希腊交通研究院高级专家
6.中国国家标准《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要求》简介
报告人: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7.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交通干线对老虎的行为影响
报告人:姜广顺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
8.国家层面野生动物通道设置方法研究
报告人:Dror Denneboom博士 以色列,以色列理工学院
9.亚洲象对道路交通的响应
报告人:陈明勇 云南大学教授
10.大熊猫国家公园道路对野生动物影响及动物通道监测
报告人:戴 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0月27日上午
分论坛三:交旅融合
1.五山联动 建设皖南交旅融合新高地
报告人:徐敬启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
2.东西南北中 一环游山东——旅游公路建设领航交通强国示范区创建
报告人:张玉宏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3.东南海韵 魅力闽道——福建滨海风景道的建设实践
报告人:王增贤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4.呈坎服务区——大黄山区域交旅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韩东光 安徽省驿达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5.我国开放式服务区建设理念与实践
报告人:徐昕昕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环境中心首席设计师
6.交旅融合下激活“新场景”、催生“新玩法”
报告人:孙云蕾 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院长
分论坛四:循环利用
1.基于韧性交通的沥青路面正纹理磨耗层抗滑机理及其提升技术
报告人:黄晓明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
2.固废处治特殊土路基技术研究与利用
报告人:魏道新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与材料研究中心主任
3.双碳目标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进展
报告人:徐 剑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研发中心主任
4.长寿命固体废弃物道路建造技术
报告人:徐世法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5.公路工程多源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报告人:李晓民 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创中心主任
6.公路建设固废综合利用与科技示范工程
报告人:惠迎新 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际交流: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下半场)
1.路域植被对鹿辨识的影响
报告人:Yushin Asari 日本,Obihiro大学副教授
2.巴基斯坦Hindukush-Karakoram-Himalaya道路生态学调查研究
报告人:Neshmiya A.Khan & Ali Rawail 巴基斯坦,世界自然基金会
3.小型岛屿野生动物穿越:新加坡道路生态学研究与倡议概述
报告人:Benjamin Lee博士 沙特阿拉伯,AlUla皇家委员会
4.缅甸交通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
报告人:Ei Khaing Myint 缅甸,国家建设部公路管理局
5.高寒地区陆路交通与生态系统的互馈效应研究
报告人:黄 麟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6.中国西南山区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实践
报告人:黎 灏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7.大熊猫廊道恢复与管理经验分享
报告人:何天虎 中国,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8.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化与低碳化研究与实践
报告人:李 辉 同济大学教授、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国际交流:亚洲交通生态学圆桌会议
报告人:王 云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拟邀请参与讨论专家:
1.Lazaros Georgiadis 希腊,欧洲基础设施生态网络组织-管理委员会/希腊交通研究院教授
2.Robert Ament 美国,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交通生态专家组联合主席
3.Yoichi Sonoda 日本,道路生态学研究会首席研究员
4.陈济丁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5.孔亚平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环境中心主任
6.康蔼黎 国际野生生物学会主任
7.陈 姝 伦敦动物学会主任
8.李麒麟 海南热带海洋大学副教授
——10月27日 下午
安徽无岳高速公路现场观摩。
五、参会人员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领导及相关人员。
(二)交通运输管理、科研、设计、监理、质量监督部门及施工企业相关人员。
(三)公路运营与维护管理机构相关人员。
(四)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科研与教学人员。
(五)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理事。
(六)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低碳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七)“全国公路交通低碳发展示范基地(2023-2025)”申报单位。
(八)中国公路学会2023年度“隧道与地下空间创新工程”申报单位。
(九)中国公路学会会员。
(十)新闻媒体记者等。
六、注册与缴费
(一)请登录会议QQ群(893526068)或中国公路学会网站(http://www.chts.cn/)下载报名回执表,并以邮件方式发送至邮箱kpxchb@126.com。会议费标准为:普通参会人员1800元/人,中国公路学会个人会员凭有效证件1600元/人(点击如下二维码注册成为中国公路学会个人会员享受会员价)。
食宿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住宿标准为徽风皖韵酒店450元/间/晚(单间或标间)。
建议参会代表10月22日前提交报名表并缴费,以确保为您预留房间并可在现场领取发票;之后及现场报名缴费的代表,发票将在会后邮寄。
(二)汇款账户信息
收款单位:中国公路学会
开 户 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支行
账 号:0200203309020185823
备 注:姓名+合肥绿色低碳大会
七、交通提示
因交通较为便利,请参会代表自行到会及返程。可参考以下行程信息抵达各机场、火车站。
1.合肥新桥机场-徽风皖韵酒店,距离48公里,车程50分钟。
2.合肥南站-徽风皖韵酒店,距离11公里,车程20分钟。
3.合肥站-徽风皖韵酒店,距离24公里,车程35分钟。
4.合肥北城站-徽风皖韵酒店,距离42公里,车程45分钟。
八、联系方式
中国公路学会学术与科普中心
联系人:汪伟刚 010-64288670
李 乾 010-64288678
王 娜 010-64288790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周红萍 010-58278091
孔亚平 010-58278996
会议咨询及专家课件分享QQ群:893526068
关于举办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大会暨第二届亚洲交通生态学会议的通知.pdf
中国公路学会秘书处
2023年9月22日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