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进程,激发行业创新活力,特举办第一届“蓝翼杯”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应用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大赛目的
大赛旨在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海量数据,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开发工程行业的前沿算法模型与智能体应用,深度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设计、建造及运维养护等环节的创新潜力,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进程。大赛将有效加强学科之间的深度合作,鼓励人工智能人才投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建设技术深度融合,培育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标杆场景案例,打造交通行业人工智能交流平台,为智慧交通建设注入新动能。
三、大赛内容
大赛分为大模型应用、智能体、开放算法三个赛道。
(一)大模型应用赛道
大模型应用赛道致力于通过前沿大模型应用技术创新与融合,构建基于大模型及交通行业各垂直领域知识库的智能应用。
(二)智能体赛道
智能体赛道要求各参赛选手基于通用智能体底座平台,围绕智能设计、智能建造、智慧养护、智慧运营、工程智慧化管控等方向开发智能体应用。
(三)开放算法赛道
开放算法赛道鼓励参赛选手探索前沿人工智能算法在交通行业的落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成本造价、运维养护与安全监测等部分环节或特色业务场景,挖掘具有实际垂域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四、参赛对象
大赛面向全社会开放,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均可参赛,鼓励跨学科跨领域以及产学研用等主体联合参赛。
五、参赛方式
大赛官方报名网址:https://c4ai.ccccltd.cn/c4cup/,参赛选手以个人或团体形式参赛,由个人或团队负责人登录大赛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每人每个赛道只能参加一次,最多可完成三次报名,报名步骤如下:
1.登录报名系统,在线填写报名表;
2.上传已盖章的报名表、参赛协议;
3.完成成果上传(成果上传要求见附件1:赛道设置及评审标准)。
在大赛申报期间,参赛选手可以在系统中多次上传成果,报名系统将选取9月30日24:00前最新提交成果作为最终评审材料。
六、赛事安排
1.申报阶段:8月5日至9月30日。参赛选手在此期间完成大赛报名并提交参赛材料。申报截止后,参赛材料提交通道关闭,不再接受任何补充材料。
2.初赛阶段:10月15日至11月5日。评审专家将依据初赛评审规则对各赛道参赛作品进行评测并公布各赛道初赛排名。
3.决赛阶段:在“中国公路学会2025学术年会”上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演示汇报,评审专家基于决赛评审规则进行打分,现场决出各奖项,并举行证书颁发仪式。
七、奖项设置
每个赛道分别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并对应授予“蓝翼AI平台”免费使用权3年、2年、1年、0.5年。
八、参赛须知
主办方拥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保留对作品的后期技术处理权,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图书、画册、视频、模型展览、技术推广等。
参赛选手承诺作品为独立创作,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若参赛作品使用了开源代码或第三方技术,需明确了解并遵守相关开源协议,并在作品中明确标注代码来源及协议版本。
所有参赛选手必须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篡改数据、利用非法手段获取答案等,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涉事参赛选手的参赛资格,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本次大赛提供的全部数据、信息等,未经允许,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使用、传播、披露或授权他人使用。
本赛事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九、联系方式
中国公路学会学术与科普部
李 乾 010-64288678 15810215457
张 琦 010-64288673 18810948113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莫 洋 15311424128
吴 忧 13275543667
QQ交流群:865778121,本群是公布大赛各项通知、附件下载、评审结果和解答疑难咨询的唯一途径,请参赛选手务必加入。
附件:1.赛道设置及评审标准
2.设计报告模板
中国公路学会
2025年8月4日
上一篇: